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缅怀先人、梳理情绪,2025年4月14日,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了“清明寄思念:在缅怀中梳理情绪,向阳而行”主题心理活动。活动融合传统文化体验、心理疗愈实践与情感表达,吸引了数十名学生参与,通过香包制作、心理沙龙等形式,传递清明文化内涵,助力情绪管理。
活动以“香包文化”讲解拉开序幕。黄志英同学从香包的历史渊源、药用价值到民俗象征进行了生动阐释。香包作为清明节的传统配饰,既有驱邪避秽的寓意,也承载着对先人的追思与祝福。在实践环节,学生们选用艾草、薰衣草等天然材料,亲手缝制香包,并书写寄语卡片。同学们纷纷表示:“一针一线缝制香包的过程,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细腻,也让我静下心来梳理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。”最后心理部在“清明与生命教育”主题沙龙中,以案例分析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平衡缅怀与前行。通过沙龙强调“哀伤不必回避,但需转化为成长动力”,并分享了情绪管理的实用技巧,如正念冥想、倾诉日记等。学生党员代表还讲述了革命先烈的故事,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家国情怀,激励大家以积极姿态投身学习与生活。
本次活动创新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科学结合,既延续了清明“慎终追远”的文化内核,又为学生提供了情绪疏导的实践路径。“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探索‘文化+心理’育人模式,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。”
(一审:郭俊 二审:向磊 三审:文洁)